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河北省口岸管理暂行现定

时间:2024-06-23 10:10:23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376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河北省口岸管理暂行现定

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口岸管理暂行现定
河北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加强口岸的建设和管理,促进本省的对外经济贸易、对外交往和旅游事业发展,适应全省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口岸。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的口岸,是指供人员、货物和交通运输工具出入境的港口、机场、车站、通道等。
第四条 口岸的管理,应当遵循维护国家主权和对外信誉、讲求经济效益的方针,坚持宏观管理、加强服务、依法监督和相关部门密切协作的原则,为人员、货物和交通运输工具出入境提供方便。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口岸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口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实施有关口岸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
(二)主持平衡口岸的外贸运输计划,检查和贯彻执行国家下达的运输计划。
(三)负责口岸外贸运输的协调工作。
(四)负责协调、仲裁在口岸的管理、经营、服务和有关活动中发生的纠纷。
(五)负责对口岸的检查、检验和检疫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六)检查督促口岸的配套设施与口岸的规划、建设以及技术改造工作同步进行。
(七)负责一、二类口岸开放或者关闭的审查、报批工作。
(八)负责制定口岸中长期发展规划,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口岸的年度发展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加速口岸的开放。
(九)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 设立口岸应当依照国家和本省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建成后应当经口岸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第七条 从事与口岸有关的交通运输、对外经济贸易和仓储、服务等项活动以及进行口岸检查、检验和检疫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接受当地口岸管理部门的管理。
第八条 口岸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密切协作,促进外贸运输各环节之间相互衔接,提高口岸通过能力,保证口岸畅通。
第九条 口岸管理部门应督促本省口岸的检查、检验和检疫部门简化查验手续,加快验放速度,为人员、货物和交通运输工具依法进出口岸提供方便。
第十条 在与口岸有关的交通运输、对外经济贸易和仓储、服务等项活动以及口岸的检查、检验和检疫工作中发生协作配合方面的纠纷时,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都可以申请当地口岸管理部门协调、仲裁。
口岸管理部门依法作出的协调、仲裁决定,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执行。
第十一条 本规定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4年6月4日

关于作为保证人的合伙组织被撤销后自行公告限期清理债权债务的,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有权要求合伙人承担保证责任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作为保证人的合伙组织被撤销后自行公告限期清理债权债务的,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有权要求合伙人承担保证责任问题的批复

1988年10月18日,最高法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黔法(1988)经请字第2号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兴义县联营辉瑞贸易公司作为邓国强的保证人,对于邓国强未按合同给付租金,应当向中国工商银行兴义县支行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辉瑞公司在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撤销后,张贴公告,限期清结债权债务,并声明过期不负责,这对债权人并无法律上的约束力。中国工商银行兴义支行在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有权要求辉瑞贸易公司承担保证责任。鉴于辉瑞贸易公司实际上是合伙组织,被撤销后,应由合伙人以自己的财产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此复
1988年10月18日


司法部、教育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

司法部 教育部 中央综治办 共


司法部、教育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
司法部 教育部 中央综治办 共青团中央
司发通〔2000〕0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教委、综治办、团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
局、教委、综治办: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高瞻远瞩,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对于振兴我国的教育事业,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为了贯彻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特通知如下:
(一)继续提高对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认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提高和法治观念增强,尤其要抓好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使他们从小就学法、知法、守法和护法,树立起社会主义法治的观念和意识,这是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国方略的顺利实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关系到培养什么样接班人的重大问题。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流,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法制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向广大中小学生传授一些必要的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经过三个五年普法,青少年尤其是在校生的法制教育工作有了长足进步,学校的法制教育体系也已初步形成。但是,从总体上看,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仍然比较淡薄,依法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能力还比较弱,违法犯罪现象也呈上升趋势;一些家庭、学校和地方注重学生的知识教育,忽视思想品德、纪律法制教育的倾向依然存在;此外,法制课教材针对性不强、师资缺乏系统的法律培训、教学方式落后陈旧等,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是当前乃至今后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各级各类学校和有关部门要站在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从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出发,在总结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探索新时期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新思路,采取新措施,推动工作上新的台阶。
(二)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健全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网络
首先是突出法制教育的针对性,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去宣传、普及有关的法律知识,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其次是要突出实践性,除课堂教学外,要充分运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播放录像、电影,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征文、模拟法庭,开设法制宣传园地,以及参观和旁听法院公开审判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在各地广泛开展的自护教育中,要把法制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第三是突出法制教育的综合性,学校、家庭、全社会都来做,学校通过开设法制课进行经常的、系统的教育,通过开展“法律进万家”、“依法治家”活动,使家长为学生作出表率,社会各界要努力创造适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常设性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为青少年学生接受法制教育提供条件。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形成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网络,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三)切实开展依法治校工作,把学校各项工作逐步纳入法治轨道
开展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是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在学校的生动结合。要采取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宪法》、《国旗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教师教学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法制观念。要重视搞好教师队伍法制教育,使全体教师在教书育人、依法办事各个方面都能为人师表;要通过制定各种制度,落实责任,保证学校有一个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把学校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要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措施,适时对学校周边治安进行集中整治,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四)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配合
搞好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需要齐抓共管,多管齐下。各有关部门对此要充分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一如既往地抓紧大、中、小学校的法制教育。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共同做好在大中城市举办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展览工作。今年是实施“三五”普法规划的最后一年,各地应借助本通知下发的有利时机,结合实际,将加强学校法制教育作为当前普法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要继续抓好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共青团组织要为学生广泛参与法制实践活动创造条件。要积极推广近年来各地出现的兼职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家长法制学校、普法小先生、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青少年维权岗等经验和做法。与此同时,各有关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学校法制教育进行理论研究,促进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000年3月3日